骗子方法不断翻新,稍不留意就可能上当受骗。今天,向各位介绍如何防范收到的所谓“企业薪资补助信息”这类骗局。

诈骗案例呈现

最近,南京市的徐女士收到一封公司邮箱发来的关于发放津贴的消息,信里说扫描里面的条形码,如实登记资料就可以领取补助。徐女士就那样做了,把银行卡账号、个人证件号码等资料都填了,还输入了短信验证码,结果银行卡被扣了一万块。里水镇的陈先生在抖音上看到有点赞可以获利的活动,于是下载了相关软件去参与,但后来发现完成任务后钱款提不出来,接着他又被引导去做起了刷单的事情,结果越陷越深,前后一共垫付了九千七百块钱,最后连所谓的客服也联系不上了。

诈骗手段揭秘

骗子首先获取公司邮箱权限,冒充财务部门发送“薪资补助公告”,并要求“收到者保持安静”“逾期不领视作自动放弃”。他们借助员工对公司邮箱的信任,引导员工扫描二维码,进入伪造的申领页面,诱骗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等个人隐私,随后利用这些信息远程购买虚拟商品,再进行非法获利。

提高警惕意识

对于这类引诱,需要持续注意。这类补助信息通常有规范的发放步骤和途径,不会用普通的公司邮箱邮件就完成。正规企业发放补助,会使用正式的文书和内部通告,不会这么随意。因此,收到这类邮件,不要轻易相信,应当先向公司财务或相关负责人进行确认。

中秋佳节将至,警惕!做任务返佣金可能是诈骗陷阱

核实信息真假

收到邮件后不要立刻行动。可以打电话给公司官方,或者在内部群里问问,看看有没有这个补贴活动。比如说徐女士,如果她先找公司财务了解,或许就能躲过损失。另外,要看邮件发件人的邮箱是不是正规的,有些骗子的邮箱地址可能写错了,或者跟公司邮箱的样子不一样。

拒绝信息泄露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在来路不明的网页或界面上输入个人隐私数据。官方的补助申请流程,不会索要银行卡的可用额度,也不会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要是把这类信息透露出去,不法分子就能轻易地盗用你的银行卡。以小陈为例,只要他不依照所谓客服的指示去垫付或转账,就不会遭受财产损失。

及时报警止损

要是碰上被欺诈的情况,应当立刻向公安机关反映。记得保存好所有有效材料,包括电子信息的照片、对话的文字、资金往来的凭证等,这些对案件侦破很有帮助。比如说徐女士和小陈,他们一察觉到受骗就马上报案,因此有希望拿回一部分被骗的钱款。

生活中是否曾碰到过相似的骗局?若觉得这篇文章有助益,请记得将它点赞并转发给亲友,帮助更多人增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