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表面上看是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但实际上风险很多,很多参与的人最后都失败了。接下来,具体说说短视频做生意为什么会亏钱,以及应该怎么做才能应对这些问题。
投身短视频血本无归
4月29日,有篇《我是怎样在短视频平台输掉1000万的》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管理着公众号群,拥有高达1000万粉丝的图文创作者,在短视频领域投入了大半年时间,最终将出售公众号所得的400多万全部亏掉了。另外,还有一位粉丝数量达到800万的抖音账号“守艺小胖”也出售了自己的账号。许多MCN机构即便拥有将近千万的粉丝量,也难以通过这些粉丝实现盈利来维持团队运作,这一现象令人感到惋惜。
烧钱难有营收回报
短视频中的剧情类账号,对视频的视觉效果非常在意,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一些实际例子来看,即使投入了很多钱,粉丝数量最多的账号也只有两百万,虽然规模扩大了,但是收入并不理想。目前,能够盈利的公司,其粉丝数量基本都在一亿以上,这样的公司非常少,整个行业呈现出少数几家大公司垄断的态势,这让规模较小的团队很难生存。
平台玩法变化致偏
如今抖音的运营方式有了调整,导致许多人方向跑错了。抖音直播代运营公司的负责人曹旨东,经过多次尝试后认为“抖加带货项目缺乏发展前景”。他朋友管理的账号“画界·岩板家居”,去年经营不善,今年仅用三个月就实现了2000万的销售额,新增了10个微信号,客户数量达到几万个,可见运营策略的转变带来了显著效果。
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阿翔认为编导的输出能力以及垂直领域的博主才能是关键优势。晴矢在文章中指出罗亮团队解散的一个原因是创意编导人员变动频繁,难以持续创作高质量内容。如果内容创作队伍不稳定,账号就很难获得长远发展。
重内容轻变现之误
许多人投身某个领域却遭遇挫败,症结在于过分关注作品的创作,仅凭吸引眼球的想法来规划,对如何盈利缺乏周全考量。抖音本质上是一个聚集用户注意力的平台,一旦存在盈利模式,便能借助它来扩大影响力。然而不少从业者只顾着打磨内容,却忽视了盈利渠道的探索。
粉丝量级并非关键
阿翔和曹旨东都认为,抖音上的关注者数量没什么价值。曹旨东接触并指导的那些月销售额达千万的抖音账号,没有哪个的关注者超过十万,其中有很多只有几千个关注者。广告的完成情况决定了账号的活跃度,而不是关注者的多少,只有广告内容足够扎实,才能让广告投放者感到满意。
如今短视频这么流行,到底要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赚钱方法呢?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挺有价值的,那就点个赞,顺便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