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小利很容易掉进别人设好的圈套,特别是在网上找兼职的时候,很多人因为心急就亏了钱。

刷单兼职的常见套路

刷单骗局常常借电商平台需要提高信誉的名义,寻找兼职帮手。骗子一开始会给出几笔小金额的订单,并且很快就把本金和提成退还给受害者,以此赢得信任。等受害者不再小心后,骗子就会推出需要连续操作的大金额订单,并且用“系统出问题”、“任务没做完”之类的理由,逼着受害者不断加钱,最后就带着钱跑路了。

这种骗局专门拿捏了人们想要马上赚钱的心态。2020年,单单快手上就处理了十六万多个参与刷单骗局的账号。很多人投了钱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才发觉自己被坑了,可已经来不及了。一定记住,凡是刷单需要先付钱的,都是骗人的。

宠粉送礼的引流骗局

用爱心回馈顾客而赠送物品,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欺诈手段,诈骗分子通过许诺免费提供手机、游戏装备等紧俏物品来吸引人们注意。他们常常让受害者加入QQ或微信等外部社交软件,借口是“以便分发奖励”,其实是为了避开平台监管。一旦成功添加为好友,欺诈行为就正式实施了。

骗子在别的网站上,会借“要交快递钱”、“得办账户验证”或“要交个税”这些由头,骗取一点小钱。很多人觉得数目不大,就没在意,可交了钱之后,骗子又拿“操作没成功”这类借口,逼你再转一次钱,这样一点点加起来。要知道,正儿八经的福利活动,从不会让参加的人先掏腰包。

刷单兼职、宠粉送礼物?警惕网络电信诈骗及快手专项治理

瞄准未成年人的游戏陷阱

年轻人阅历欠缺,很容易遭受网络欺骗。不法分子在游戏群组或短剧频道发布“廉价售卖游戏代金券、道具”的信息,诱导青少年参与其中。这类交易往往被转到QQ进行,骗子坚持买家先付钱再发货,收到款项后立刻屏蔽被欺骗者。

有另一种骗学生的手段,是骗取“家长群二维码”。骗子借口要核实学生身份,或者承诺赠送游戏皮肤,骗来班级群的码之后,就混进群里,冒充老师收取所谓的“资料费”。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提高警觉,同时加强对未成年的网络安全指导。

假冒客服的电商诈骗

直播带货快速发展,伪造客服的骗局屡见不鲜。不法分子盗取店铺标识和称呼,联系刚买过东西的人,声称订单出了问题要退钱重新拍。发来的信息里有个二维码,其实是付款的通道,要是用户扫了码把钱给了,钱就立刻到了骗子的账户里。

官方客服不会私下联系客户解决订单事务。退款事宜必须依照正规购物步骤进行。收到相关通知,用户需立刻借助官方途径确认店铺信息,切莫随意点击陌生网址,也不可扫描可疑的二维码。

手工活与打字员的传销本质

“委托制作”和“在线交流”是流传已久的典型骗局,它们依靠“时间灵活、条件简单”的承诺,招揽职业母亲或求学人群。但实际上,所谓的“业务”并不真实存在,参与者在支付了保证金或会员费之后,往往只能得到一些难以处理的细小工作,或者干脆被完全忽视。

这类骗局的关键是拉新人入伙。老成员会鼓动新人拉人进来拿提成,构成层级关系。这其实是个靠后来者的钱填前面人的窟窿的骗局。最后,绝大多数人都会赔得精光。

如何有效防范网络诈骗

保护自己不受网络诈骗侵害,重点在于培养稳固的安全观念。要清楚明白,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对于异常丰厚的利益要特别小心。绝不把资金转给不熟悉的账户,也不帮忙预先付款,所有买卖都在正规渠道进行。要经常学习新的诈骗手法,增强辨别骗局的本领。

快手等平台也在不断改进风险防范机制,与警方合作打击违法行为。但最关键的屏障还是使用者本人。要是遭遇诈骗,务必马上保留对话信息和付款证据,立刻向平台反映情况并报警处理。你是否碰到过难以识别的网上联系?可以在留言区讲述你的故事,帮助其他网友避开陷阱,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请点个赞表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