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传出所谓“点数获利”的招工广告,表面简单且利益丰厚,实际上常设下陷阱,许多人如同小丽那样,在缴纳各类款项后,随即被移除出群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
识别虚假招聘的常见话术
骗人的工作机会常常用“条件简单、收益丰厚”做吸引人的话术。比如,管理员会声称“稍微操作一下点赞,每天赚一百元很有希望”,并且特别说明薪水当天结算,不需要任何技能。他们首先会布置一个非常容易完成的试做工作,比如给两个短视频点赞,做完后马上支付0.3元作为报酬,以此来赢得信任。这种小钱回报是打消潜在目标疑心的第一步,让潜在目标以为真的能够轻松获利。
剖析骗子的层层递进套路
骗徒一旦骗取受害人初步信任,便以“活动期间无需押金”为由,请求受害人将招聘信息大量发送到各个社交群组和个人主页,并且要求截图保持三分钟以上。这一环节是为了借助受害人的社交关系进行快速扩散,增加诈骗的触达范围。当转发任务完成后,受害人会被转交给另一个人充当“管理员”,整个流程变得复杂起来,为下一步收费做铺垫。
警惕入职前的各种收费名目
到了办理入职手续的阶段,各项费用就接踵而至了。第二个管理员会先让观看很多教学短片,接着话头一变,要交100块钱作为“启动金”或“保证金”,还保证上班后很快能赚回146元。要是对方拿不定主意,就会用“名额不多”之类的说辞催促。各种名目的费用接连不断,比如“会员费”、“审核费”、“任务保证金”之类,其实都是先让交钱的人先拿出钱来。
深入一对一的终极收割阶段
付完首个款项,人就会从群组中被移走,开始和所谓的“返现导师”单独交流。这时候,骗子会给出更吸引人的活计,不过得先再拿出128元以上的“新手任务费”,并且承诺会把之前的钱也一起退回。这已经是诈骗的最终步骤,目的是骗走更多钱。要是人把钱给了,对方就会消失或者再找借口让转钱。
了解骗局背后的运营模式
这些诈骗群大多施行严厉的发言限制,仅管理员有权发言,以此阻断群友间的警示交流。说来也怪,虽然规定不许私下加好友,但群内可能混有骗子安排的帮凶,他们会主动联系新加入者,引导他们加入其他“赚钱”群组,逐步构建诈骗体系。这种封闭体系利于骗子操纵全局,使受害者陷入孤立。
掌握有效的防范与维权措施
识别这类骗局最可靠的做法是时刻记住“好运气不会从天而降”,对于任何要求提前缴费的兼职工作都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随便给钱,也不能透露自己的隐私资料。万一真的上当受骗了,必须马上保留所有对话记录和付款证明,利用社交网络管理方的正规途径投诉那个账号和相关的群组。可以联系腾讯110或者相关应用软件的官方服务人员提出申诉,尽管难以挽回已经损失的财物,不过这样做能够迅速切断诈骗分子的途径,防止其他无辜者遭受欺骗。
您在找临时工作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那些看起来不错,其实里面设了圈套的招聘广告?欢迎大家到留言区说说自己的情况或者看法,帮助其他人避开骗局,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挺有价值的,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